艋舺龍山寺的建築藝術之一二
石雕壁飾彩繪泥塑交趾陶工藝
水車堵精美、龍柱莊嚴,藻井華麗,
教忠教孝,視覺饗宴
匠師派別:漳州派,泉州派,本土
龍柱:三川殿前對全臺僅見之銅鑄蟠龍柱,柱製由廈門交趾剪黏名匠洪坤福形塑,再由臺北鐵工廠李祿星開模鑄造而成。此對龍柱上以封神榜人物為主題。
龍柱形制:雙龍柱、龍鳳柱、花鳥柱、人物柱
牆堵、石雕:三國演義
龍、虎交趾陶壁飾
八仙彩繪
題字:名人軼事
工藝:華麗藻井,斗栱,彩繪,木作,泥塑,泥匠,雕刻,派別對場作較藝精進。
龍山寺坐北朝南,面呈回字形,為中國古典三進四合院之宮殿式建築,由前殿、正殿、後殿及左右護龍構成。前殿為11開間,分為三川殿、龍門廳、虎門廳。三川殿前有一對全臺僅見之銅鑄蟠龍柱,正面牆堵則由花崗石與青斗石混合組構而成,牆上故事多出自三國演義和封神榜,富於教育意義。正殿屋頂採歇山重簷式,四面走馬廊,共42根柱子構成,殿外牆堵留有多幅著名書法家石刻,殿內的螺旋藻井不費一釘一鐵,全由斗栱相嵌築構而成。後殿屋頂採歇山重簷式,為典型儒、道教諸神佛供奉處。左右護龍各配有鐘樓與鼓樓,晨鐘暮鼓,其轎頂式扁六角形的屋頂,造形獨特。全寺屋頂脊帶和飛簷由龍鳳、麒麟等吉祥物造形,飾以剪黏和交趾陶,色彩瑰麗,堪稱臺灣剪黏藝術之精華。
山門華麗將世俗隔絕,獲得神靈保佑聖地。
資料來源:
文化部文化資產網及龍山山寺官網

